这几天颇不宁静,董宇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。我是路人甲,走在路上都不会有人认识,但也想就此事说几句,或许没人听,也没人看,就当是自语吧。
我这样的小人物,是不懂“饭圈”文化的,也不懂其深意,但有一点很清楚,我去东方甄选买东西,并非被人带节奏,更非凑热闹。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只有几个粉丝的时候,我和易先生在直播间里各种买买买(之前我们从不逛直播间)。记得易先生当时说了句:“老俞太不容易了,这些老师太不容易了,我们必须支持!”于是乎,家里的鸡蛋、苹果,以及各种物资都是出自东方甄选直播间。
后来,董宇辉,一个从陕西农村走出来的娃,身上透着黄土高原的质朴与干净,那些即兴所得的金句,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书香气,以及超正的三观,让数万人为之动容,也让东方甄选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,之前冷清的直播间变得热热闹闹,在线人数直接爆棚。此刻,我和易先生默默退出直播间,偶尔上线瞄一眼,我们为宇辉的才华与真诚所打动,为顿顿的儒雅,为明明、YoYo还有小七的可爱所感染。我们为老俞高兴,也为新东方高兴,为老俞旗下所有的老师们而高兴。我进直播间并非看直播,只是默默浏览一下购物车,看里面是非有我需要的商品,默默下单,再默默退出直播间。我非狂热的粉丝,只是路过直播间的路人甲,像逛菜场似的,逛一下是否有我要买的菜。我选东方甄选这个“大菜场”,源于情怀,源于对文化的尊重,源于对董宇辉们的信任,以及对老俞团队的信任。当然,之前多次的购物,验证了他们的商品质量绝对是“甄选”。
双减ZC让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转行或失业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老俞的新东方也难逃一劫,股价暴跌,一个纵横江湖近二十年的公司几近破产,上万员工面临失业。老俞破釜沉舟,将新东方大多的课桌捐赠给了山区学校,在所有人为新东方的命运担忧之际,他默不作声地带领旗下的老师们从逆境中爬了起来,并登上另一座高山,个中的辛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。记得他们曾说过一句话:“要让所有离开的老师们,一个个重新再回来。”老俞有情怀也有智慧,但让东方甄选爆火的那个人是董宇辉。那些挤进东方甄选直播间,看宇辉直播的“丈母娘们”,60后到80后居多,且大都是有文化有情怀的人。这个年纪的人,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也读过不少书,并不会为了那些所谓的网红而疯狂,更不容易被人随便带节奏,他们有独立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能力,更有一定的情怀和温度。他们从万千直播间中,迈入东方甄选的直播间,并非追星,而是对文化与情怀的买单,是对真诚和善良的买单。
老俞有滔天的智慧和极强的社会责任感,这是不争的事实,他是农民的儿子,有泥土的质朴与广阔,更有打不败踩不烂的倔强。董宇辉身上同样也有这些特质,老俞一定能从他身上照见自己当年的影子,才子之间惺惺相惜,人之常情。但日子久了,必然会有磕磕绊绊,亲兄弟还要打架呢,何况是领导和下属之间。如今的风向是啥?宇辉的光芒过于耀眼,他和老俞一起出行,宇辉被人围得水泄不通,老俞却被晾在一旁,一次两次三次都这样,这搁谁身上都会不舒服,何况是百亿身家的董事长。当然,我相信老俞心胸开阔,并不会为此等小事耿耿于怀,但他手下那些人可就不一定了。宇辉的光芒已然盖过了老俞,更是盖过了东方甄选的某些高管们,他们心里早就膈应着呢。咱也理解,无关是非对错,这是人性的弱点。
创业初期,东方甄选直播间冷冷清清,是宇辉力挽狂澜,救活了直播间,救活了公司,但追根溯源是啥?还是文化与情怀,真诚与善良。东方甄选大多的粉丝,可不是一般的粉丝,他们都是喝过不少墨水的粉丝。他们愿意为文化买单,为人性深处最珍贵的真诚与善良买单。
东方甄选主打农副产品,为农民带货,是一种助农行为,消费者买得放心,用得安心,既帮了农民,又得了实惠,还有了情怀,何乐而不为?比起其它直播间,用颜值或恶搞来吸引人气,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就是有一股莫名的高级感。清风徐来,书香四溢,诗词歌赋,信手拈来,这种文化自信就是让人心生敬意,莫名欢喜。这说明啥?颜值在文化面前,一文不值。
如今,网上有各种声音,有人说“董宇辉的小作文事件”是资本操作的,是东方甄选为了“去宇辉化”,个中细节与是非,我不想评论。任何你不曾看见、不曾经历的事,妄加评论都是不道德、不善良的。我只信自己的眼睛和心底的声音。宇辉是否会留在东方甄选,或另起炉灶,我都能接受,他留下有留下的理由,离开也有离开的不得已,我都会支持。花开花谢,人聚人散,寻常事也,何必闹得纷纷扰扰?当下之际,让宇辉静一静,让他听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。当然,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东方甄选直播间,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宇辉。我相信许多理性消费者都会如斯决定,我们为文化买单,为真诚与善良买单,为情怀与温度买单。当然啦!前提是拥有高质量的商品,否则消费者也不是傻瓜与冤大头。
每一粒尘,都会碾落成泥,每一滴水,都会涌入大海,每一个人,都有归处,月亮照见的地方,都有温度。那么多人喜欢董宇辉,正是喜欢他由内而外的书生气息,这种书生气源于文化,源于人们对美好的珍惜,对文化的敬意和善意。
善良的人才有故乡,刘亮程的《一个人的村庄》如此受读者喜欢,正是源于文字里的温度与善意。石楠《画魂》里的潘玉良,从一名青楼女子到一位艺术大师,正是从未放弃对文化对艺术的追寻,才能从苦难里开出花来。
都说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,可是仍有一大批人追莫言,追余华,追迟子建。这些国内顶流作家,除了迟子建具有高颜值,其它各位与颜值无关,但并不影响读者对他们的热爱,这就是文化魅力。董宇辉更是与颜值无关,他自嘲长得跟兵马俑似的,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喜欢。他身上的文化自信与书生气,就是那么迷人。
我是一位路人甲,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,只是想说董宇辉事件的最后结果如何,我们都无需太关注,东方小孙已被免职,他在直播间情绪失控,竟为消费者开会,实属荒唐。他已经为自己的荒唐“买单”,他身上缺少的可能正是一种文化与善意。
各位课代表们,划重点了哈,吾泱泱大国,拥有浩瀚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,咱没事别去看热闹了,还是多读书吧!读书不一定会让你成为下一个董宇辉,但一定不会让你成为下一个东方小孙。说笑了哈,勿怪!正经点,读书会让你更温和,更有善意,也更能感受幸福。
最后借用宇辉的一句话,我改了一个词。吾爱有三:太阳,月亮,读书。太阳是朝,月亮是暮,读书是永远。”